|
防治獼猴桃 早期落葉病四措施瀏覽數:14次
防治獼猴桃 早期落葉病四措施
近日,陜西省周至縣翠峰鎮獼猴桃種植戶陳民良打來熱線電話反映,他家的獼猴桃果園里有部分果樹開始干枯落葉,去年也出現過這個情況。而且,連年落葉的果樹樹勢和產量都明顯較差,這讓他很苦惱。就此問題,記者專訪了周至縣科技協會技術總監張安民。張安民指出,獼猴桃在盛果期發生落葉現象主要是由于夏季強光灼傷葉片、樹體超量負載、樹體結構不合理及病害等原因導致,為此他提出了以下防治措施。 果園生草或樹盤覆蓋 選擇三葉草、毛苕子等綠肥種植于行間,降低地面溫度,提高空氣濕度,改善果園小氣候條件,減少葉片灼傷落葉。對于不種草的果園,張安民建議可以用麥秸、麥糠、玉米秸稈等覆蓋樹盤,厚度10~15厘米,上壓少量土,既可降低地面溫度,又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,增強樹體生長勢。 疏蕾疏果,合理負載 嚴格疏蕾疏果,合理留果。張安民建議,3米×4米株行距成齡果園每株留果480個左右,畝產量控制在2200~2500公斤,避免掛果過量導致樹體養分虧缺。 合理夏剪,加強水肥管理 生長季節及時摘心除萌,剪除無效枝葉,使果園通風透光良好,枝芽生長健壯。視墑情合理灌溉,清晨葉面不顯潮濕需及時灌水,保證果園不缺水;雨季注意排水,防止澇根。根據需要配方施肥,增施有機肥,培養健壯樹勢,增強樹體抗病性。 及時防治病害 張安民指出,造成落葉的褐斑病、黑斑病的病原菌一般都在其病殘體上越冬,所以冬季要及時掃除落葉,并用3~5波美度石硫合劑清園,減小病原基數。此外,春季4月中下旬是病菌初侵染期,張安民建議可以選擇合適的殺菌劑進行化學防治,結合殺蟲劑和噴肥,隔15~20天噴一次藥,要做到細致均勻,并注意藥劑交替使用,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。
|